的计划就这么落定了。
&esp;&esp;昌邑恢复了平静,大家各司其职,没事也不过多来往。表面看上去一切如常,完全瞧不出众人其实另有其主。
&esp;&esp;荀彧暗中观察了众人多日,依然一无所获,莫非真是他猜错了?
&esp;&esp;外头打仗的曹操日子也不好过。
&esp;&esp;曹操知道自己刻意避开秦正和荀彧密谋一事肯定会得罪先生,让先生觉得自己不够信任他。
&esp;&esp;可曹操生性多疑,又有荀彧也说觉得事情不太对劲。思来想去,他还是决定试探这么一番,若是自己想多了再好不过。
&esp;&esp;所以曹操不断给昌邑送信,企图用书信把人给哄回来。可惜秦先生的反应总是淡淡的,不冷不热,大有维持寻常主从关系的意思在。
&esp;&esp;这就很糟糕了,哪有心腹谋臣和主公这么生疏冷淡的?
&esp;&esp;曹操头大得很,奈何身边的大老粗还不如他会哄人。问了一圈都不知道该怎么办,只能先将此事按捺下来,打仗要紧。
&esp;&esp;或许是糟糕的事情容易堆在一起。
&esp;&esp;刚到兖州和徐州的交界地带,戏志才因为急行赶路病倒了。
&esp;&esp;对方这一路上又要赶路又要忙着调度,干活加班一点没打折扣,确实累得够呛。毕竟要想骗过别人,装病是下下之策。
&esp;&esp;曹操因此于心不忍,劝说戏志才回兖州境内休养。而后不由分说将人遣送回去,反正打一个陶谦也用不着太多谋士帮忙。
&esp;&esp;在戏志才进入山阳郡休整的同时,陈留郡开始闹事了。
&esp;&esp;荀彧看着奏报眉头紧皱:
&esp;&esp;“志才身体不适无法随军,偏偏陈留又出事。如今徐州那头需要重新派一人前去支援明公,陈留也得有人过去处理。”
&esp;&esp;他目光扫过众人,一时竟然不知道谁才可信。好友们看起来似乎都很可信,又都不那么可信。
&esp;&esp;郭嘉故意捣乱:
&esp;&esp;“不如文若让嘉去前线吧?嘉与志才一向想法相类,曹公身边就缺一个嘉啊!”
&esp;&esp;荀彧立刻拒绝了:
&esp;&esp;“你去了也得病倒,让伯然去吧。”
&esp;&esp;赵伯然此前随军几个月,与明公相处时日不短,互相也了解。比起旁人,荀彧觉得赵俨更像自己人。
&esp;&esp;赵俨:……
&esp;&esp;赵俨再一次后悔他之前为什么要自请去曹操身边当说客。
&esp;&esp;荀彧很快又说起陈留的事情。
&esp;&esp;陈留那边闹的事情不小,虽然大家都能处理,但最好过去一个官职比较高的人。始皇为了避嫌什么都没说,安静地等荀彧做出决断。
&esp;&esp;荀彧却陷入了两难。
&esp;&esp;始皇这时才道:
&esp;&esp;“你我二人去一即可,左右几日便能回返。”
&esp;&esp;扶苏不赞同地小声说:
&esp;&esp;“阿父,桥松才刚来昌邑,正是惶惶不安的时候,他最是依赖你了。文若也有要是走不开,不如还是让我替你们去吧?”
&esp;&esp;扶苏反正是觉得他和阿父谁去都行,既然荀彧斟酌不定,那他就顺势提出第三个选择。
&esp;&esp;就是把儿子丢给父亲的话,相当于给了儿子跟祖父独处的时间。醋缸扶苏不是特别情愿,不过他愿意为了大计妥协。
&esp;&esp;荀彧见秦梓桑说得真情实感,似乎当真不想让秦正离开。沉吟片刻,还是把决定权交给了父子俩。
&esp;&esp;总之荀彧自己肯定是不会走的,他这次说什么都得留在昌邑盯着。
&esp;&esp;既然是父子俩决定,那肯定按计划走。
&esp;&esp;始皇以“你和桥松太过生疏,你这个当爹的自己多陪陪他”为由,强行决定了最终结果。
&esp;&esp;第二日,始皇就带着涉间和秦氏新来的将领们出发了。
&esp;&esp;这回护送小郎君桥松的秦氏部曲,看似好像是一个领头带一堆寻常护院,其实是一位大将带一群小将。
&esp;&esp;为首之人正是韩信。
&esp;&esp;打个汉末还用不着王翦等大杀器出场,同样也用不着韩信出场,奈何韩信闲不住非要过来。
&esp;&esp;其他二代三代的小将们最近也陆陆续续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