着等就有动物上门(天生招动物喜欢不说,后来还有了玄鸟和黑龙血脉的加持)。
&esp;&esp;然后只要费劲捉住,就一定有收获。
&esp;&esp;看在肉的份上,全家都可以原谅他什么活也不干。
&esp;&esp;剩下的弟妹们就是食物链底端了,赚得少吃得多,只能多干点活补上。
&esp;&esp;不过除了做饭之外别的活也不是很多,毕竟农村人没那么讲究,卫生稍微打扫打扫就行。洗碗更是轻松,大部分碗碟压根不带油星的,冲冲就干净了。
&esp;&esp;别看李姻和清婉是负责做饭的,李姻的工作是最轻省的小学老师——秦政帮她张罗的——放学时间早,可以先回来把饭闷上。
&esp;&esp;当然,最重要的是其他人都不会做饭。
&esp;&esp;为了不叫全家饿肚子,也只能麻烦老三媳妇了。
&esp;&esp;至于清婉,她才十三四岁。不是农忙就可以不去上工,在家里读书自学。
&esp;&esp;因为现在城里风气不太好,出去念书不怎么安全。不如在家里自己看看课本,再给嫂子帮帮忙。
&esp;&esp;村里只有一个小学,没有中学。
&esp;&esp;扶苏去厨房逛了一圈:
&esp;&esp;“家里还有别的要添置的吗?供销社没有就下次去黑市的时候顺便买了。”
&esp;&esp;李姻领着儿子在廊檐下坐着,听到这话高声回了一句:
&esp;&esp;“别的都不缺,就是二哥你进山得弄点调料回来。”
&esp;&esp;家里人嘴刁,炖肉不多放点香叶桂皮之类的他们嫌弃味道不好。好在附近的山里这些都有,辣椒花椒居然也能采到,二伯哥会分辨这些。
&esp;&esp;扶苏记下了。
&esp;&esp;没一会儿门外跑来几个小崽子:
&esp;&esp;“桥松!桥松!出去玩啊!”
&esp;&esp;这么热的天,一群小孩根本不怕,还能到处乱跑,扶苏是佩服的。
&esp;&esp;桥松从屋子里冲出来:
&esp;&esp;“我来了!”
&esp;&esp;小闺女舜华也紧随其后:
&esp;&esp;“带上我!”
&esp;&esp;扶胥叫住他们:
&esp;&esp;“出去玩小心点,不要去河边。天气热也不能下水,记住了吗?”
&esp;&esp;两个小孩赶紧点头。
&esp;&esp;门外领头的小孩是蒙毅家的崽子蒙安,他很靠谱地向秦大伯保证不带桥松去河边玩水,扶胥就放他们离开了。
&esp;&esp;扶苏等他坐回来就往他身上一靠:
&esp;&esp;“我上午累死了,哥,借我靠靠。”
&esp;&esp;扶胥好脾气地答应了:
&esp;&esp;“下午你就别去上工了,家里不缺这点工分。我听说那些大娘婶子还嘀咕你了,是不是?”
&esp;&esp;扶苏不以为意:
&esp;&esp;“她们嫉妒我可以偷懒而已。”
&esp;&esp;坐了一会儿还是觉得累,扶苏就回屋睡午觉去了。
&esp;&esp;家里人多,房子却不够住。
&esp;&esp;所以秦高夫妻带孩子一个屋,阴嫚清婉带舜华三个姑娘家一个屋,扶胥将闾荣禄兄弟三人一个屋,最后父亲的主屋让扶苏和年幼的桥松挤进来了。
&esp;&esp;父亲不睡午觉,桥松出去玩了,扶苏独自霸占整张床。足足睡到半下午才起来,懒洋洋地收拾了一下自己,就上山去了。
&esp;&esp;他不知道,他下午没来上工,婶娘们又是逮着他好一顿嘀咕。都说他们就知道秦家二小子干不了多久,果然,一天没到,人就跑了。
&esp;&esp;荣禄屁颠颠地跟在三个哥哥后头干活。
&esp;&esp;有好事的大叔凑过来:
&esp;&esp;“小五子。”
&esp;&esp;荣禄回头:
&esp;&esp;“什么事啊?”
&esp;&esp;大叔问他:
&esp;&esp;“你才十来岁就要来上工,怎么你二哥不来?”
&esp;&esp;荣禄根本不往心里去:
&esp;&esp;“二哥身体不好啊,干活累病了怎么办?那看病的钱可贵了,他赚的工分还没医药费多。”
&esp;&esp;大叔不信:
&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