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真正的礼物是这个美人。
&esp;&esp;二皇子没把她当人看,只当是个礼物。帝师也没把她当人看,同样只当是个礼物。
&esp;&esp;就连她自己,或许也认命接受了。
&esp;&esp;因为夏国风气不好,儒学盛行。各种压迫女性的苗头已经冒出来了,像她这样二十大几还没成婚的,会被笑话嫁不出去。
&esp;&esp;秦政看到了她眼底的野心。
&esp;&esp;与其灰溜溜地找小贵族嫁了,不如入宫博一个富贵。反正都要被嘲笑的,其他的东西她把握不住,那就去夺取权利好了。
&esp;&esp;有了权利,那些笑话她的人才会乖乖闭嘴,不敢再冒犯她。
&esp;&esp;没有人在意新入宫的嫔妃在想什么,大家习以为常地看着她柔顺恭敬地退了下去。这场献礼过去了,礼物自然也该和之前的那株珊瑚一样退场,被送去该去的地方。
&esp;&esp;气氛很快热烈起来,因为三皇子站出来开始展示他给父皇礼物了。
&esp;&esp;扶苏精神一振:
&esp;&esp;“来了。”
&esp;&esp;昨天他看到三皇子临时抱佛脚,改了礼物内容,还是拿别人写的诗假装是自己写的。
&esp;&esp;不知道四皇子母子是否听说了这件事,被提前抢了风头,估计要怄死。
&esp;&esp;不仅如此,方才二皇子念了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。虽说不是二皇子亲笔,可也是一样的文学作品,难免被拿出来比较。
&esp;&esp;幸而三皇子和四皇子宣称的是“亲手所作”,不像二皇子是别人写的,好歹可以夸一句用心。
&esp;&esp;三皇子也是想到了这一点,才没有改变主意,依然决定把那首诗念出来。
&esp;&esp;但他也没打算光念诗。
&esp;&esp;第三段剧透刷新:
&esp;&esp;「三皇子送上了一把产自渊国的宝剑,并背诵了一首诗。这诗虽是歌颂夏帝的,却也在里面隐晦地祝愿了夏帝能达成夙愿。
&esp;&esp;夏帝看了看那剑,又听着那诗,一下子明白了三儿子的言下之意。
&esp;&esp;剑是王道之器,送上这柄宝剑再作诗表达美好祝愿,便是三皇子在提前恭祝父皇旗开得胜,一举攻下渊国。
&esp;&esp;夏帝哈哈大笑:“我儿真是费心了!自小就是你最贴心!”
&esp;&esp;丞相也跟着附和:“殿下一向孝顺,才能写出这般的好诗来。”」
&esp;&esp;扶苏挨在父亲身上:
&esp;&esp;“好一出大戏。”
&esp;&esp;秦政摸了摸他的手,发现还是温热的才放下心来。
&esp;&esp;又听扶苏抱怨:
&esp;&esp;“怎么老拿渊国说事?他们没有一点自己的宝物吗?”
&esp;&esp;秦政失笑:
&esp;&esp;“你还给渊国打抱不平起来了。”
&esp;&esp;他家太子可从没觉得自己是渊国人,这不是猫哭耗子?
&esp;&esp;扶苏跃跃欲试:
&esp;&esp;“毕竟我一向善良耿直,看不得有人这么虚伪。别人写的诗怎么能据为己有呢?我得揭穿他们!”
&esp;&esp;他们可没有帮夏帝粉饰太平的义务,夏帝的生辰过得舒不舒心他们俩不在乎。来都来了,不干点什么岂不是白来一趟?
&esp;&esp;扶苏火速完成了修改。
&esp;&esp;正好前一段没改,留下了两个字的修改机会。他小手一挥,全部用掉。
&esp;&esp;秦政好奇地看了一眼儿子改了哪两个字,看完沉默了。
&esp;&esp;好,真不愧是你,秦梓桑。
&esp;&esp;却听那头三皇子背完诗后谦逊地表示自己这首诗写得还不够好,远不如二皇兄那篇辞藻华丽。
&esp;&esp;夏帝安慰他不必与旁人比:
&esp;&esp;“他那篇是帝师写的,你这却是自己所作,自然不可同日而语。”
&esp;&esp;二皇子表情微变。
&esp;&esp;拿着他送的文章拉踩是吧?为了安抚别的儿子,一点脸都不给他留。
&esp;&esp;三皇子的表情也微变。
&esp;&esp;介于夏帝今天阴阳怪气了好几回,他不得不怀疑他父皇不是在安慰他,而是在告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