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148章(1 / 3)

&esp;&esp;黄淮地区的起义军可不少,四面八方都有。幸好都是一群小规模的乌合之众,应当兴不起什么风浪。

&esp;&esp;老皇帝想了想:

&esp;&esp;“把皇城的守军都调去西边,防备那些贼人从西边打过来。”

&esp;&esp;皇城在鸿沟西侧,所以东边有鸿沟阻隔,不用设防。只需防备西边的来犯就可以了,老皇帝是这么想的。

&esp;&esp;不过他算漏了一件事。

&esp;&esp;那天和扶苏聊了几句的起义军首领名为洪成,这会儿正领兵自黄河而下。

&esp;&esp;他确实没有大船,但是奉天门有。老大有船和他有船,有什么区别吗?

&esp;&esp;洪成看着已经能远远瞧见的城郭:

&esp;&esp;“把云梯准备好。”

&esp;&esp;皇帝当初挑都城的眼光不太好,他觉得这座城临水,正所谓依山傍水,所以这是个好地方。一面城墙直接和鸿沟挨着,在船上就可以架梯子爬上去了。

&esp;&esp;同样的缺陷在元末的鄱阳湖之战中也出现过,但当时遭遇这个情形的明太祖选择把城墙往后挪了一段距离,避免敌方的楼船直接登上城墙。

&esp;&esp;可惜老皇帝没有这个觉悟,也没有这个时间。敌人来得太过猝不及防,临时挪城墙显然不现实,这又不是基建游戏里的墙能随便摆放。

&esp;&esp;自作聪明的皇帝将军队调去了西边,城中又没什么能说服他的将军。所以等到大船靠近城墙的时候,一切都已经迟了。

&esp;&esp;洪成哈哈一笑:

&esp;&esp;“城墙上没有人,赶紧给我上!”

&esp;&esp;城墙上只有零散的巡逻兵站岗,突然遇到这样的情况,一时吓愣了。等反应过来大声喊人来支援时,敌方的云梯都架好了。

&esp;&esp;皇城多少年没打过保卫战了,城中的士兵又都是尸位素餐的凑数之辈。指望他们懂守城战怎么打,那是做梦。

&esp;&esp;所以像是从城墙上往下丢东西这么简单的操作,他们也不知道。手足无措地握着兵器呆了一会儿,决定用长枪将爬上来的人往下扫。

&esp;&esp;这些人在梯子上站不稳的,不如他们站在平地上稳当。只要他们多攻击几次,对面这些人自然会慌乱之中失去平衡,栽倒下去。

&esp;&esp;设想很美好,现实却很骨感。

&esp;&esp;对方猛地一躲,闪开了他的攻击。但手还是牢牢地抓着梯子,而且很快就像灵巧的猴子一样跃上了城墙。

&esp;&esp;开什么玩笑,他们可是做惯了农活的庄稼汉。先不说力气大这一点,以前没饭吃的时候上树掏鸟下水捞鱼进山打猎,什么没干过?身手灵活是基本素质了。

&esp;&esp;这群训练都没好好练过的士兵,想要攻击到他们还是有些难度的。起义军的作战经验也更丰富一些,两边根本没得比。

&esp;&esp;秦政收到皇城被攻破的消息时,距离起义军出发也没过去多久。

&esp;&esp;扶苏算了算日子:

&esp;&esp;“那岂不是刚到皇城,半日就拿下了?”

&esp;&esp;皇城中的守军居然如此废物的吗?

&esp;&esp;这次进攻皇城的军队当然不止洪成一个人带的队伍,还有一些步兵从其他方向赶来。但是很显然,没等他们赶到,皇城就已经破了。

&esp;&esp;看信里说的,老皇帝听闻东边失守之后,立刻就收拾细软带人跑路了。洪成错失了这条大鱼,十分懊恼。

&esp;&esp;但是老皇帝选择的是带人往西边跑,没跑两天又撞上了正好从西边过来的另一路起义军。主动送上门来的功劳,谁也不会放过,所以擒住皇帝的功劳就归了这支队伍。

&esp;&esp;也成,至少没白来。

&esp;&esp;洪成来信询问应该怎么处置老皇帝,是直接宰了还是先留着。

&esp;&esp;扶苏看向父亲。

&esp;&esp;秦政说道:

&esp;&esp;“砍了,不必多留。”

&esp;&esp;扶苏点了点头,提笔回信。

&esp;&esp;起义军不满皇帝昏聩,北境居然不是靠军队防守而是靠江湖人出马,才挡住了北胡的进攻。于是各路义军纷纷出动,趁机斩杀了老皇帝,替天行道。

&esp;&esp;这和他们奉天门有什么关系呢?奉天门清清白白,只不过是看起义军日子过得凄惨,支援了一点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好版主